第3课

现货网格主要参数设置解读

现货网格策略的成败高度依赖参数配置,涉及币对选择、价格区间、网格数量、投资金额、移动网格设置、止盈止损等十余项参数。每项设置均直接影响策略的风险敞口与盈利效率,特别是网格类型(等差/等比)与单格收益率,是交易者最需关注的核心要素。

1、币对选择:

  • 含义: 选择要进行网格交易的交易对(例如:BTC/USDT, ETH/USDT, SOL/USDT)。
  • 重要性: 这是策略的基础。选择的币种决定了:

  • 波动性:波动性越大(在区间内),触发交易的次数可能越多,潜在收益(和风险)也越大。但波动过大也可能快速突破区间。

  • 流动性:流动性差的币种,挂单可能难以成交,或者成交滑点大,侵蚀利润。
  • 趋势性:强趋势币种容易突破网格区间,导致策略失效(单边持仓)。
  • 基本面/个人偏好:你对该币种的长期看法和信心。

2、价格区间:

  • 含义:网格策略运行的价格范围,包含一个最低价和一个最高价。
  • 重要性:策略的核心边界,决定了网格活动的范围。

  • 设置依据:通常基于技术分析(支撑位、阻力位、震荡区间)、历史价格波动范围、以及对未来价格走势的预期。

  • 风险/收益平衡:区间越宽,策略能承受的价格波动越大,不容易突破,但单格收益率可能降低(如果网格数量不变),资金利用率也可能降低。区间越窄,单格利润可能更高,资金利用率高,但更容易被突破。
  • 突破风险:价格突破区间上限会卖光筹码,错失后续上涨;突破下限会耗尽资金买入,面临进一步下跌风险。

3、网格数量:

  • 含义:在设定的价格区间内划分的网格线数量。网格线就是挂单和成交的价格点。
  • 重要性:与价格区间共同决定了网格的密度和单格利润。
  • 密度:数量越多,网格越密,捕捉小波动的能力越强,成交机会可能更多,但每笔利润(单格利润)会变小,且需要更多资金铺满网格(金额/网格数量)。
  • 单笔利润:数量越少,网格越疏,单格利润越大,但成交机会减少。
  • 资金要求:在总投入金额固定的情况下,网格数量决定了每格投入的资金量。

4、等差网格:

  • 含义:网格线之间的价格差是固定的。例如,区间 100-200 USDT,网格数量 10 格,则每格价格差 = (200-100)/(10-1) ≈ 11.11 USDT。网格线价格:100, 111.11, 122.22, …, 200.

  • 特点:

  • 每格买卖赚取的绝对金额是固定的(不考虑手续费)。
  • 在价格较低的区域,网格相对“密集”(相同价格差占价格比例大);在价格较高的区域,网格相对“稀疏”(相同价格差占价格比例小)。
  • 适合场景: 价格波动绝对值相对稳定,或用户更关注每笔交易的固定利润金额。

5、等比网格:

  • 含义:网格线之间的价格比例(百分比) 是固定的。例如,区间 100-200 USDT,网格数量 10 格,则每格比例系数 = (200/100)^{1/(10-1)} ≈ 1.0801 (约 8.01%)。网格线价格:100, 1001.0801≈108.01, 108.011.0801≈116.64, …, 200.

  • 特点:

  • 每格买卖赚取的收益率(百分比) 是固定的(单格收益率)。
  • 在价格较低的区域,网格相对“稀疏”(相同百分比对应的价格差小);在价格较高的区域,网格相对“密集”(相同百分比对应的价格差大)。
  • 更符合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的自然特性(按百分比波动)。
  • 适合场景:价格波动率相对稳定,或用户更关注每笔交易的固定收益率。

6、单格收益率:

  • 含义:

  • 等差网格:指单格价格差占该网格买入价的百分比。单格收益率 = (网格价差 / 买入价) 100%。它在不同价格区域是变化的(低价区高,高价区低)。

  • 等比网格:指预设的固定百分比收益率。它是整个网格内恒定的。
  • 重要性:衡量每笔成功低买高卖交易所获得的相对收益(扣除手续费前)。是评估网格策略效率的关键指标之一。用户通常期望设置一个能覆盖手续费并有合理利润的单格收益率。

7、金额:

  • 含义:你愿意投入该网格策略的总资金量(通常以计价币表示,如 USDT)。

  • 重要性:直接决定了:

  • 网格的规模和容量。
  • 每格挂单的资金量(大致等于 总金额 / (网格数量 2),因为同时存在买单和卖单,但实际占用资金是动态的)。
  • 策略的总潜在收益和风险敞口。

8、最小限额:

  • 含义:交易所或策略平台允许的单笔最小交易金额或最小交易量(币数量)。
  • 重要性:**

  • 可行性检查:根据总金额和网格数量计算出的每格投入金额必须大于最小限额,否则策略无法创建或部分网格无法挂单。

  • 影响网格设计: 限制了在给定总金额下能设置的最大网格数量(数量太多会导致每格资金不足)。也限制了小资金用户可选的币种(高单价币种每格最小金额要求高)。

9、移动网格:

  • 含义:一种高级功能。当价格触及区间顶部或底部时,策略自动将整个网格区间向上或向下平移一定幅度(例如平移半个或一个区间宽度),而不是停止运行。

  • 重要性:

  • 适应趋势:旨在捕捉一定的趋势行情,避免在单边市中过早退出(卖飞或买满)。

  • 风险:如果趋势反转,移动后的网格可能处于更不利的位置(例如,向上移动后遇到下跌,网格在更高位被套)。增加了策略的复杂性。

10、开始条件:

  • 含义:策略启动时,如何初始化挂单。

  • 常见选项:

  • 立即开始(按当前价):以当前市场价格为中心,上下挂出买单和卖单。
  • 等待价格回落到区间内开始:如果当前价在区间外(通常是上方),则等待价格回落到区间内才开始挂单。避免一开始就在高位接盘。
  • 重要性:决定了策略启动时的初始建仓成本或位置。

11、终止条件:

  • 含义:策略在什么情况下会自动停止运行。

  • 常见条件

  • 价格突破区间:当价格触及并突破设定的最高价或最低价时,策略停止。这是最常用的终止条件。
  • 达到目标利润:当累计利润达到预设值时停止。
  • 达到运行时间: 运行特定时长后停止。
  • 手动终止:用户主动停止策略。
  • 重要性:控制风险(突破止损)和锁定利润的关键设置。

12、止盈/止损价格:

  • 含义:
  • 止盈价格:当策略运行中最新价达到此价位时,策略会提前卖出所有持有的币种(Base Currency),提前锁定利润并终止。通常设置在区间上限之上。
  • 止损价格:当策略运行中最新价达到此价位时,策略会提前卖出所有持有的币种(Base Currency),限制亏损并终止。通常设置在区间下限之下。
  • 重要性:提供了在价格未触及区间边界但已形成明显突破趋势时,提前退出保护利润或控制亏损的机制。是价格突破区间终止条件的重要补充和强化。

13、开单限价:

  • 含义:在网格挂单时,是否允许使用限价单进行更优价格的尝试(即使可能无法立即成交)。

  • 选项:

  • 是/开启:挂单时会尝试比网格线价格稍好一点的价格(例如买单价稍低,卖单价稍高),以获取更好的成交价和略高的利润/更低的成本。但可能导致挂单无法立即成交。
  • 否/关闭:严格按照网格线价格挂单。成交概率相对更高(如果流动性好)。
  • 重要性:微调成交价格,追求更优的执行。在流动性好的市场开启可能获得微小优势;在流动性差或波动剧烈的市场关闭可能保证成交。

14、单格递增:

  • 含义:在价格下跌过程中买入时,增加每格买入的金额(或数量);在价格上涨过程中卖出时,减少每格卖出的金额(或数量)。也称为“动态仓位”或“金字塔/倒金字塔加仓”。

  • 重要性:

  • 降低成本:越跌买得越多,拉低平均持仓成本。

  • 加速解套/盈利:一旦反弹,低位买入的更多仓位带来更大收益。
  • 风险 如果价格持续下跌,会加速消耗资金,亏损总额可能更大。需要更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对币种长期看好的信心。这显著增加了策略的风险属性。**

15、屯币模式:

  • 含义:策略在卖出网格获利时,只卖出利润部分(赚取的计价币),而保留最初投入的币种(Base Currency)本金。也称为“保本网格”或“利润收割”。

  • 重要性:

  • 核心目的:在利用波动赚取计价币利润的同时,始终持有一定数量的目标币种(底仓),避免因频繁买卖而彻底踏空该币种的长期上涨行情。
  • 适合场景:长期看好该币种,但又想利用中短期波动赚取额外收益。
  • 与标准模式区别: 标准网格在卖出时会卖出对应网格买入的币(包含本金和利润部分)。

16、利润复投:

  • 含义:策略运行中产生的利润(计价币),是否自动重新投入到网格策略中,用于增加后续的挂单金额。

  • 重要性:

  • 利滚利:将赚到的钱继续投入,理论上可以加速利润增长(复利效应)。
  • 扩大规模:随着利润积累,策略的运作规模逐渐变大。
  • 风险:回撤时,复投的利润也会面临亏损,可能放大回撤幅度。适合在策略表现良好且市场环境稳定时开启。

17、终止时卖出币种:

  • 含义:当策略因达到终止条件(如突破区间、止盈止损、手动停止)而结束时,如何处理策略账户中剩余的币种(通常是 Base Currency)。

  • 常见选项:

  • :自动将持有的所有币种(Base Currency)按照市价卖出,兑换成计价币(如 USDT)。最终账户全部为计价币。
  • :不进行任何操作。策略停止后,账户里剩下多少计价币和多少币种就保持原样。

  • 重要性:决定了策略结束后的资产形态

  • 卖出(是):锁定最终盈亏(以计价币形式),退出该币种。通常在熊市预期、止损或需要资金时选择。
  • 不卖出(否):保留币种仓位,可能因为看好其长期走势,或者打算手动处理/转移到其他策略。通常在牛市中意外突破上限止盈时可能选择保留(认为还会涨)。

总结与关键考虑因素:

  • 波动性是生命线:没有价格波动,网格就无法成交获利。选择有适当波动的币种和设置合理的区间是关键。
  • 区间设置是根基:区间决定了策略的安全边际和适应性。过窄易破,过宽效率低。需要基于分析和预判。
  • 网格密度与单格利润的权衡:网格数量和等差/等比的选择决定了捕捉波动的能力和每次交易的盈利水平。需要在成交频率和单笔利润间找到平衡点。
  • 资金管理至关重要:投入金额、单格递增、利润复投都直接影响风险水平和潜在收益。务必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配置。
  • 高级功能是把双刃剑:移动网格、单格递增能提升策略潜力,但也显著增加复杂性和风险。新手需谨慎。
  • 退出策略不可或缺:终止条件、止盈止损价、终止时操作是控制风险、保护利润的最后防线,必须清晰设置。
  • 回测与实盘:在实盘投入前,务必利用历史数据进行回测,验证参数组合在历史行情中的表现(收益率、最大回撤、突破次数等)。实盘初期建议用小资金测试。

理解并合理配置这些参数,是成功运行现货网格交易策略的基础。没有一套参数适合所有市场和所有目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免责声明
*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课程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 本课程由入驻Gate Learn的作者创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绝不代表Gate Learn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