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正在成爲一種“瑞士軍刀”資產

撰文:深潮 TechFlow

講個鬼故事,比特幣又要重回10萬美金了。

自25年初比特幣突破10萬美金之後,隨着全球經濟政治局勢的變化,尤其是美國大選和關稅政策的變化,其價格曾一路下挫到7.6萬左右。

而當你在面對各路山寨崩盤、流動性匱乏和犯罪季各種騷操作頻出後,在大喊“我的加密結束了”後,比特幣又回來了。

似乎和加密市場的大動蕩無關,比特幣, 還是那個比特幣。

比特幣,完美詮釋了“昨天對我愛理不理,今天讓你高攀不起”的大男主劇本;最近10年所有資產的回報率中,回頭看它還是站在頂峯的那一個。

一路上它沒有對手,但也沒有朋友。

沒有朋友,是因爲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大衆或主流金融對這玩意始終抱有迷惑和謹慎的態度,多半還是“看不懂”;

同時,幣圈內有太多更多高收益高波動的盤子和敘事,圈內人在行情好時,對它的收益率又有點“看不上”。

但現在,誰都想和比特幣做朋友。

從投資環境上來講,穿越週期,比特幣是爲數不多既能和你同甘,又能和你共苦的朋友(前提是你有耐心);不信你可以看看 E衛兵(ETH堅定持有者)和其他山寨幣的表現。

不僅是圈內人明白這個道理,全球也出現了更多大公司和政府組織開始將比特幣納入資產配置和戰略儲備的例子。

今天的比特幣,也越來越像一把面對全球經濟環境變化的“瑞士軍刀”。

既能開瓶,也能“開盤”

你是否見過這玩意?小巧卻全能的紅色小刀。

它誕生於19世紀末,原本是爲瑞士士兵設計的工具,卻因爲集刀片、螺絲刀、開瓶器、剪刀甚至鑷子等多種功能於一身,成了“一個工具解決多種問題”的代名詞。

無論你是日常開個快遞,還是野外求生需要點火、切割,它都能派上用場。

而今天的比特幣,是一個能夠應對多種復雜經濟環境的投資工具,某種意義上就像這把瑞士軍刀:

它既能扮演價值存儲的角色,像黃金一樣在動蕩中保值;又能作爲通脹對沖的手段,抵抗貨幣貶值;甚至在高風險高回報的環境中,化身增長資產,帶來超額收益。

它不是最“專一”的投資品,但卻是最能適應復雜市場環境的“多面手”。

尤其是在2025年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年份,比特幣的多功能性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2025年初以來,全球經濟和政治環境就像坐上了過山車,起伏不斷。

經濟層面,通脹壓力在歐美等地持續高企,供應鏈問題遲遲未解,各大經濟體的貨幣政策時而收緊時而搖擺,搞得市場人心惶惶;美元指數(DXY)在某些關鍵時間段的表現更是疲軟,傳統貨幣體系的穩定性讓人捏一把汗。

與此同時,政治層面的炸彈一個接一個,尤其是2025年4月2日特朗普拋出的“解放日”關稅政策,直接點燃了全球貿易戰的導火索。市場普遍認爲這可能加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市場恐慌情緒迅速蔓延,標普500指數在短短一個月內下跌了6.5%。

加密市場內部也沒能獨善其身。這輪山寨幣一個接一個跌沒,流動性問題頻發,各種換到傳統金融市場要“喫槍子”的犯罪操作,讓大家對不少項目也逐漸失去了信心。

當然,頂尖P小將和永賺大V確實也賺到了錢,但前提是你可能是退出流動性。

在多重不確定性疊加的亂局中,對普通人來說到底還有什麼資產能靠得住?答案之一指向了比特幣。

數據不會說謊。盡管市場動蕩,它依然“穩如老狗”。

最近,加密資產管理機構 Bitcoin Suisse 發布的一份4月加密行業綜合報告中,統計了今年幾個關鍵時間節點後各類資產的收益率:

自美國總統大選以來,比特幣上漲了40%,黃金17.5%;同期標普500、納斯達克100、美元指數和10年期美債的收益率分別爲-3.7%、-1.6%、-3.5% 和 -0.3%;

自“解放日”宣布關稅政策以來,比特幣上漲了12%,黃金2.8%;同期標普500、納斯達克100、美元指數和10年期美債的收益率分別爲-1.8%、+6.4%、-3.7% 和 +0.4%;

而如果從今年1月1日開始算,比特幣上漲了2.6%,黃金21.3%;同期標普500、納斯達克100、美元指數和10年期美債的收益率分別爲-5.1%、-5.4%、-8.6% 和 -9.1%;

對比之下,圍繞美國經濟和美元相關的風險資產,幹不過比特幣和黃金。

當然,黃金仍然是王者段位,但這不是很正常嗎?黃金早已是避險的共識,於投資者而言更多是“守住底線”,而非“帶來驚喜”。

驚喜的,是比特幣這個曾經大家認爲的異類。

它展現了避險屬性,抵御了政策衝擊帶來的市場波動,還可能因爲投資者對另類資產需求的增加而獲得額外增長,在反復被質疑和反復被殺死的循環裏不斷的證明了自己。

這裏又不得不拿出一張老梗圖,完美展現大家對比特幣的認知升級:

人會有偏見、有誤差、有錯過;但最好的是有所改變。精明的政客和追求利潤的公司們,自然不會對數據視而不見。

最近一兩年來,你也能看到美國越來越多的推出加密友好的政策,從礦業、監管、戰略儲備再到總統親自入局... 你可以懷疑他們的真心,但不能否認他們對有利可圖的敏銳嗅覺。

而微策略(現名Strategy)如莽夫一般逐月增持 BTC ,也讓傳統公司們逐漸發現這不僅可能有利於短期股價的漲,或許也是一個嚴肅且正確的選擇。

瑞士軍刀,每人拿一把,不虧;能應對不同場景,挺好。

遠離羞恥感,擁抱比特幣

加密從業者向來有一種偷感和羞恥感。

除了已經功成名就的大佬,更多的人們在飯局聚會照片裏,總是習慣用卡通頭像遮住自己美其名曰匿名文化;向人介紹職位時,總是粉飾美化傾向於往合規和高逼格的方面說。

從業者們似乎缺乏一份對於自己所作所爲的認同與底氣,也更怕他人起底和看穿。

歸根結底,有些人是對於自己的職業不產生價值的難以自洽,是對於業務或多或少在助紂爲虐的心知肚明,更是整個工作和生活在現實裏找不到連接的巨大懷疑。

如果對陰謀感到累了,不妨試着去擁抱比特幣這個最大的陽謀。

無論身居何職,用各種方式去逐漸積累比特幣,或許能夠達到精力、身分和安全感的最佳平衡。

下次,如果某位從業者羞於表達時,不妨換個title:

你問我是誰?我是個比特幣持有者。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