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广场小伙伴们,福利不停,精彩不断!目前广场上这些热门发帖赢奖活动火热进行中,发帖越多,奖励越多,快来 GET 你的专属好礼吧!🚀
1️⃣ #TokenOfLove# |广场音乐节打 CALL
为偶像打 CALL,Gate 广场送你直达 Token of Love!泫雅、SUECO、DJ KAKA、CLICK#15 —— 你最想 pick 谁?现在在广场带上 歌手名字 + TokenOfLove 标签发帖应援,就有机会赢取 20 张音乐节门票。
详情 👉 https://www.gate.com/post/status/13214134
2️⃣ #GateTravel旅行分享官# |晒旅程赢好礼
广场家人们注意啦,Gate Travel 已经上线。带话题发帖,分享你的 Gate Travel 旅行体验、心愿清单、使用攻略或趣味见闻,就有机会获得旅行露营套装、速干套装、国际米兰旅行小夜灯等好礼!
详情 👉 https://www.gate.com/post/status/13172887
3️⃣ #内容挖矿# |发帖还能赚钱
广场长期活动进行中,最高可享 10% 手续费返佣!发布优质内容,如行情解析、交易观点等,吸引更多用户点赞和评论。若用户在互动后 180 分钟内完成现货或合约交易,你将获得最高 10% 的手续费返佣!
详情 👉 https://www.gate.
人民币稳定币监管趋势:从香港到大陆的政策演变及Web3机遇
稳定币监管新格局:从香港到大陆的政策趋势
8月1日,香港正式实施《稳定币发行与储备管理条例》。这一条例明确规定了稳定币的发行标准:仅允许锚定港元、发行主体需获监管牌照、资产储备限于本币现金和债券,并要求严格的审计和托管流程。这标志着稳定币正式从市场驱动产品转变为主权货币在链上的延伸工具。
与此同时,中国大陆也在积极探索稳定币相关政策。从香港到大陆,稳定币已经成为货币政策和主权治理的重要议题。
全球三种稳定币监管路径
当前,美国、欧盟和香港代表了三种具有标志性影响的稳定币监管模式。
美国:市场主导,制度托底
美国选择了"前端开放、后端托底"的监管逻辑。2025年GENIUS法案通过后,稳定币正式纳入联邦监管,但发行权仍留给市场。只要锚定美元、持有合规储备、接受金融体系审计,企业就可以在链上发行"美元接口"。这使美元能自然渗透到Web3的各个角落,但也带来了储备失守、信息披露滞后等潜在风险。
欧盟:监管内置,权限收缩
欧盟采取了更为严格的监管路径。MiCA法案对稳定币实施高强度监管,一旦规模达到特定标准就会被划为"重大通证",面临更多限制。这种"许可-管制"结构旨在控制稳定币在跨境结算和本地支付中的规模渗透,但也可能抑制市场活力。
香港:牌照前置,场景封闭
香港选择了"预设边界"的监管模式。只允许锚定港元的稳定币申请发行,发行人必须在香港注册并取得储值支付工具牌照,且仅限在核准的本地支付场景中流通。这种"金融工具内嵌监管"的模式强调从一开始就将发行和使用锁定在可控空间内,为香港争取在亚洲稳定币基础设施中的主动地位。
人民币稳定币的可能路径
近期,中国对稳定币的政策讨论已经进入高层议程。从已公开的建议和政策脉络推测,人民币稳定币可能采取如下发行结构:
这种路径设计旨在推动人民币的链上延展和离岸流通结构重构,为人民币国际化和链上资产流通提供制度工具。
创业者的机会
如果人民币稳定币落地,它将是由国家或国有金融体系主导的公共基础设施。Web3创业者应将其视为可调用的系统变量,围绕它构建业务模型:
尽管人民币稳定币尚在政策讨论阶段,但其落地已被纳入国家战略视野。创业者应围绕支付、结算、链下打通、跨境流通等方向提前布局,为未来可能的政策开放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