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七月透明度報告發布:穩健實現多維增長
🔹衍生品交易量達 7,400 億美元,市佔率攀升至 11%,創年度新高🔹Launchpad、Launchpool 全面爆發,超額認購率高達 7325.60%,高峯 APR 超 4500%🔹Gate Alpha在7月份上線了超過400個代幣,空投數量及獎勵持續刷新紀錄🔹儲備金總規模達 105.04 億美元,$GT 累計銷毀超 1.8 億枚
Gate 將繼續以強勁增長拓展全球生態布局,致力於爲用戶打造更安全、高效、充滿活力的數字資產生態系統。
完整報告詳見: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650
近期,中國企業對印度尼西亞的投資熱潮引發了人們對東南亞可能成爲新一代全球制造業中心的討論。然而,盡管這一趨勢凸顯了東南亞地區的潛力,但斷言其將成爲新的全球制造業樞紐還爲時尚早。
東南亞確實具備成爲制造業重鎮的某些優勢。除印尼外,越南和馬來西亞等國也吸引了大量制造業投資。這些國家的優勢包括較低的勞動力成本、相對開放的商業環境、寬松的貿易政策以及與中國的地理鄰近性。隨着外資的持續湧入,東南亞的基礎設施和產業配套也在不斷完善,爲制造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然而,東南亞國家在制造業領域仍面臨一些挑戰。大多數國家的制造業仍集中在低附加值環節,在技術研發和高端制造能力方面相對薄弱。此外,區域內各國之間的貿易規則差異和合作協調不足也限制了高效統一制造業集羣的形成。
對中國企業而言,投資印尼等東南亞國家具有多重戰略意義:
首先,這有助於推動國內產業升級。將部分勞動密集型制造環節轉移到東南亞,使中國企業能夠將資源集中於發展半導體、人工智能和高端裝備制造等高附加值產業,從而優化國內產業結構,並在全球供應鏈的高端環節中強化主導地位。
其次,這一舉措有利於拓展供應鏈版圖。通過在印尼等國投資,中國企業可以構建更廣泛的區域供應鏈網路,降低來自美國等國家的貿易政策風險。例如,在印尼布局鎳礦產業鏈,可以保障鎳、不鏽鋼和新能源電池材料的供應,鞏固中國在全球新能源供應鏈中的地位。
最後,這種投資模式促進了供應鏈的互補合作。中國與印尼在制造業領域各有優勢,雙方的合作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印尼可以借助中國的投資和技術實現制造業升級,而中國則可以利用印尼的資源和市場來延伸供應鏈,並通過東南亞市場輻射全球。這種深度合作不僅增強了中國在供應鏈中的影響力,也提升了其在區域供應鏈中的核心協調地位。
總的來說,中國企業對印尼的投資反映了全球制造業格局的演變,但東南亞能否成爲新的全球制造業中心,還需要時間和進一步發展來驗證。